1、名著西游記的100回目錄:第 一 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 二 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 三 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 四 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 五 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 六 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 七 回 八封爐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 八 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 九 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 十 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瑀蕭正空門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相化金蟬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除魔第十九回 云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二 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圣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試禪心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三 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騰挪騙寶貝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嬰兒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四 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圭木母空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圣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圣滅諸邪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五 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山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壞身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六 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縛魔歸正乃修身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圣除邪獲寶貝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七 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相伏妖王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第七十五回 心猿鉆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八 十回 姹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姹女還歸本性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致旱 孫大圣勸善施霖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八十九回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九 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欲喜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圣顯幽魂救本原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圣成真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2、現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
3、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資料圖片)
4、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5、擴展資料:中國古典小說中,《西游記》的內容是最為龐雜的。
6、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掉書袋似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
7、這種特點,無疑使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8、《西游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
9、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
10、《西游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杰作。
11、在中國古代小說中,《西游記》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臻于第一流的偉大作品。
12、它也是明代長篇小說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說的代表作。
13、它在神魔小說中的地位,相當于《三國演義》之于歷史演義小說。
14、神魔小說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
15、一個部分叫做出身傳,另一個部分叫做靈應傳或降妖傳。
16、《西游記》的結構也是這樣。
17、第一至十二回是全書的引子,其中前七回講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等故事,為他的神通廣大和后來追隨唐僧去西天取經提供背景材料;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則介紹小說的另一主人公唐僧,交代取經的緣由。
18、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是全書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經的故事。
19、參考資料:《西游記》-百度百科。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