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南日報6月10日訊(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余蓉 通訊員 曠浩源 李懿婷 湯明君)只需一把錘、一塊布,加上隨處可見的花草,簡單的敲敲打打,就可以把植物的自然形狀、脈絡紋理和色彩留在布上——這種簡單的染色技藝其實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植物拓染。6月9日,長沙砂子塘小學1908班中隊開展以“敲染而至,繁茂生長”為主題的少先隊員活動課,體驗植物拓染的魅力。
此次活動邀請到樂湖南農業大學景觀藝術與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科教授劉丹現場指導。在劉丹的指導下,活動將美學與非遺相融合,運用構圖設計的理念制作拓染作品。隨后,湖南農業大學教育學院志愿者周佳樂展示非遺繪本,介紹植物拓染原理,親身示范植物拓染流程。
認識大自然,首先從認識身邊的植物開始。為準備拓染材料,少先隊員們紛紛走進大自然找尋植物?!巴ㄟ^這次活動,我認識到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雷曠達同學高興地說。以“送給父親的禮物”為創作主題,少先隊員們發揮想象,構思作品,布置植物,“鐺鐺鐺鐺”敲打的聲音此起彼伏。創作結束后,少先隊員們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中間我用了黃色的花,代表爸爸的樣子,很陽光,他是一名警察?!毙ゐ┸幫瑢W介紹自己“徽章”形狀的作品。
“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砂子塘小學1908中隊班主任李如意老師表示,“大手牽小手”,湖南農業大學教育學院學子與砂子塘少先隊員開展非遺課堂,幫助孩子樹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