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年內第二輪波動,當前距離“破7”僅一步之遙。匯率的影響已經傳導至A股。半年報清晰反映出,對于海外融資頭寸較大、美元負債較多的行業,人民幣波動堪稱利潤“刺客”。尤其是ST海航、中國國航 、南方航空和中國東航四大航司,上半年合計匯兌損失近100億元。
但從全部A股數據來看,更多出口型企業競爭力增強。與去年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不同,今年較多出口型企業在匯兌損益指標上實現逆轉,損失變收益。上市公司積極運用多種金融工具平抑匯率影響,多家公司表示,短期匯率波動不會對公司業務造成顯著的影響。
整體匯兌收益超過損失
梳理半年報,人民幣貶值對A股業績的影響已經顯現,在財報中,匯兌損益一般反映在“財務費用”下的匯兌損益科目。
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 2763家A股公司出現匯兌收益,合計匯兌收入560.89億元。其中, 2000家公司在匯兌損益指標上實現同比逆轉,由匯兌損失變為匯兌收益。尤其是海外收入體量較大的基建、設備等行業公司,這種轉變更加明顯。例如,2021年上半年匯兌損失最高的中國交建在今年實現了逆轉。中國交建上半年匯兌收益達8億元,去年同期為匯兌損失逾5億元。此外,去年同期匯兌損失較大的中國電建,今年上半年產生了近7億元的匯兌收入。
從細分板塊來看,上半年已實現匯兌收益的A股公司中,通用設備行業公司最多,達到155家,其次是汽車零部件公司,有147家公司產生匯兌收益??傮w來看,企業受益程度不盡相同,業績彈性與出口收入占比呈現正相關。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增的創源股份就是典型的外向型文教用品企業,2022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銷售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98.70%,其中對北美地區的銷售收入占比達91.17%。上半年,創源股份實現凈利潤5983.75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309.13%。該公司期內匯兌收益為2059萬元,去年同期為匯兌損失247萬元,由此同比增加營業利潤2306萬元。
總體來看,上半年A股匯兌收入整體超過匯兌損失,出現匯兌收益公司數量亦占全部A股公司的近六成,出口型企業競爭力整體增強。
外向型公司受益
作為出口大戶,瑞貝卡在近日召開的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人民幣貶值對公司具有積極影響。瑞貝卡整體收入中,出口收入占80%左右,公司出口業務結算幣種主要是美元,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貶值不僅有利于公司產品出口,且可能產生匯兌收益,減少財務成本,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上半年,公司產生匯兌收益3749.41萬元。除美元外,英鎊、歐元及境外貨幣也會對公司整體利潤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影響數值與公司美元收入、外幣資產規模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互動平臺上詢問匯率波動對公司業績影響的問題明顯增多。盈趣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產品銷售以出口為主,并主要以美元計價結算,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上升對于公司經營業績有正向影響。此外,可靠股份、瑞瑪精密、新瀚新材、天地數碼等一批外銷主導企業也表示將受益于人民幣貶值趨勢。
今年以來,我國出口表現持續偏強。盡管去年基數較高,截至7月,今年出口金額累計增速依然有14.6%水平。在今年銀行的整體結匯額中,貨物貿易結匯額的占比也達到72.6%,比2020年和2021年的同期均值高出8個和2個百分點。
不過,就人民幣貶值對出口企業的利好程度,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人民幣匯率貶值也是一把雙刃劍。出口企業靠人民幣匯率貶值增加了收入,但如果使用過多的進口原材料、零部件,很可能也會因為人民幣匯率貶值而增加支出。
多種金融工具平抑影響
對于進口型企業,如何通過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控制成本,平抑波動?期貨業內人士程小勇表示,對于進口企業而言,一方面需要運用外匯相關的衍生品工具對沖人民幣貶值的風險,例如商業銀行的外匯遠期合約,或者香港或者CME的人民幣匯率期貨;另一方面,由于進口成本攀升,進口企業如果需要進口大宗商品,可以通過國內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等到進口報關后進行賣出平倉。
部分原材料需要大量進口的企業最新披露了應對舉措。“近期人民幣走弱的趨勢較為明顯,由于公司進口原燃料采購額遠大于出口收匯額,人民幣貶值將對公司采購成本形成一定壓力。”鋼鐵龍頭寶鋼股份表示,鑒于貶值幅度仍在公司預計范圍內,部分外匯敞口已通過金融衍生品交易進行提前鎖定,人民幣貶值對公司經營的影響有限,并處于可控范圍內。
用足用好套期保值等一攬子策略,成為上市公司應對匯率波動的有效辦法。“公司充分利用遠期結售匯的套期保值功能,通過遠期結匯操作熨平匯率波動對公司的影響,使公司專注于生產經營,在匯率發生大幅波動時,公司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利潤水平。”海鷗住工表示,公司近年來毛利率相對較穩定,主要在產品定價時即考慮匯率波動因素的影響,和客戶鎖定價格,故正常的匯率波動影響有限。
雖然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工具,在熨平匯率波動上作用明顯,但匯率波動的正面或負面影響仍然較大,上市公司仍需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