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企業406.6萬戶,其中99%以上是中小微企業,但中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不高、信用貸款占比偏低等問題仍然存在。為進一步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近日我省出臺《江蘇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8月10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若干措施》進行深入解讀。20條“沉甸甸”的舉措,旨在提高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可得性,讓金融機構敢貸、愿貸,解中小微企業“融資之渴”。
“建立健全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包括建設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江蘇省級節點,推進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帶動引領其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規范發展。推動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規范對接省級節點。”會上,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世祥介紹道?!度舾纱胧分赋?,依托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和省級企業征信服務平臺,建設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對平臺注冊的中小微企業開展信用評價,供接入機構使用,為金融產品開發、貸前貸中貸后信用管理等提供便利。目前,江蘇省已建成10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包括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我的南京”APP金融超市企業金融門戶、徐州市企業征信綜合服務平臺、常州“快貸通”平臺、蘇州信易貸綜合服務平臺等,能夠實現對全省范圍內市場主體的服務。
《若干措施》鼓勵金融機構將企業信用作為風控體系重要參考因素,將企業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結果應用于業務審核、管理,降低金融機構對傳統抵質押物的依賴,增強客戶識別能力和信貸投放能力,提高信用貸款和首貸比重。提出完善信用評價和風險監測體系,出臺企業信用評價指引、獲得貸款企業風險研判指引,并引導金融機構應用。探索“線上公證”“線上仲裁”和金融數據直達線上訴訟、仲裁接口,建立金融糾紛高效處置機制。
在國家信用信息共享清單的基礎上,江蘇信用信息共享清單編制完成。明確省市層面共享信息類37個,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由地方人民政府實施的信息類16個,包括納稅、欠稅、社會保險費繳納、住房公積金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不動產抵押信息等;二是結合江蘇融資信用服務實際需求增加的信息類21個,包括簡易注銷公告、歇業公告、開庭、失信限制高消費、知識產權涉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