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汽車 >

東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 實行“減免責清單”制度

近日,東莞公布的數據顯示,生態環境執法領域1月至7月不予處罰案件數共590宗,免予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數共423宗。數據的背后,是因為相關違法行為被納入《東莞市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東莞依法實施不予處罰。

這是東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實行“減免責清單”制度,開展柔性執法方式的直觀反映。截至9月8日,東莞印發《東莞市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工作實施方案》一個多月,通過落實執法懲處與教育相結合,既落實依法監管,又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當前,東莞正以更高站位謀劃行政執法工作,以更嚴要求部署行政執法工作,深入推進法治東莞建設,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此,東莞進一步轉變執法理念、創新執法方式,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對現行執法事項進行全面梳理

截至今年上半年,東莞市生態環境執法領域已根據道歉承諾申請降低處罰金額并作出處罰決定的案件共102宗,不予處罰案件數共466宗。在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過程中,市生態環境局建立環保公開道歉承諾從輕處罰制度,更好地體現了環保“行政處罰為手段,整改提升為目的”的執法監管理念。

東莞已出臺《東莞市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對16項能夠及時糾正并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生態環境輕微違法行為設定了免罰、免強制;對有關法律規定的不予處罰類型行為依法實施不予處罰。

在東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的背景下,執法監管部門對現行執法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進一步優化執法監督內容。今年8月3日,東莞印發《東莞市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工作方案》,提出以推進包容審慎監管、規范行政執法為抓手,健全執法制度、完善執法程序、創新執法方式、規范行政裁量權,提升執法服務水平,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東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該方案重點任務之一,就是推行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制度。其中,市級行政執法主體編制公布本主體減免責清單,包括不予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處罰事項清單和免予行政強制事項清單,并實施動態管理。市級部門制定的減免責清單,鎮街(園區)應當直接適用,市級部門要統籌、指導鎮街(園區)做好實施工作。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文宏認為,推進基層社會法治建設,加強社會治理的法治化與制度化建設,是實現基層治理質的飛躍的關鍵。東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實際上是立足現有監管目標,在執行手段與執行力度方面的一種創新。這對于提升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提升東莞基層法治水平,具有極強的示范價值和引領意義。

從嚴打擊與柔性執法相結合

“東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堅持依法監管、處罰法定、程序合法、公正公開、過罰相當的原則,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輔導建議、行政指導、警示約談等非強制性措施,提升群眾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對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依法嚴肅處理。”市司法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東莞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后,環境違法處罰宗數大幅下降。1月至7月,市生態環境局針對環境違法行為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663宗(同比下降14%),同時保持了對偷排超排等惡意環境違法行為從嚴打擊的力度。

東莞市市場監管局制定了《東莞市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未造成實際危害后果的76項違法行為類型,依法不予行政處罰。

市司法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工作方案對輕微違法行為建立“容錯”機制,積極引導行政相對人自我糾錯,主動消除、減輕社會危害后果;對符合國家和省政策導向、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可給予合理的執法觀察期,觀察期內優先采取教育提醒、勸導示范、警示告誡、行政提示、行政指導、行政約談等柔性執法方式。

市民投訴少了、違法行為能管住了,市容環境也在慢慢變好,城管部門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成效漸顯。去年12月,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全省首創“小微執法工作模式”,針對亂扔亂堆、亂投亂放、亂拉亂掛等常見十大輕微違法行為,實施包容免罰、快速查處的“1+1”執法工作模式,實現執法方式、調查取證、執法文書、繳款方式全面優化。

截至今年上半年,東莞城管系統查處小微違法行為2683宗。其中,現場責令改正、簽訂承諾書免罰的有1013宗,編制《東莞市城市管理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處罰事項清單》,并推出《東莞市城市管理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包容免罰承諾書》,實行包容免罰承諾制。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實現從“違法者”到“守法者”再到“普法者”的主動轉變,這是東莞城管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的效果。東莞城管實施小微執法工作模式,為城管部門與流動商販的良性溝通互動搭建了橋梁。

東莞城管對首次發現符合“免罰清單”的違法事項,以制止、教育、勸誡、整改為主。這得益于東莞將柔性執法貫穿行政執法活動全過程,建立健全對行政相對人事前指導、風險提示、勸誡、約談、回訪等制度,教育引導在先、檢查整改在后,堅持綜合施策,防止“一刀切”執法。

當前,東莞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創新思路,探索方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圍繞新形勢下行政執法的新任務新要求,東莞大力推動提升法治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運用法治化手段治理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其中,一項重點任務便是加快推進包容審慎監管,通過實施包容審慎柔性執法,積極引導市場主體自覺守法、自我糾錯,營造寬松包容的市場主體發展環境。

在生態環境執法領域,東莞主動靠前服務指導,優先將治污水平高、環境管理規范、經濟貢獻大的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對清單內企業享受行政執法檢查、幫扶監督管理、財稅、金融等方面的聯合激勵。東莞還公布了《2021年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加強宣傳教育,累計開展普法活動65次,審慎使用查封扣押等對企業日常生產影響大的適用配套辦法。

為助力東莞在“雙萬”起點上高質量發展,市司法局積極打好法治惠民助企“組合拳”,積極推廣運用行政執法“兩平臺”,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使行政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以高質量法治護航保障全市經濟穩增長,東莞堅守執法質量和安全底線,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對涉及食品藥品、公共衛生、安全生產、生態環境、金融安全、自然資源、教育培訓等關系社會公共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同時,對風險較大、糾錯成本較高、損失難以挽回,以及利用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或社會安全突發事件實施的如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不得納入減免責清單。

東莞還將通過大力推廣“綜合查一次”、推行信用監管及非現場監管等舉措,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行政執法的滿意度,讓人民群眾在執法工作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文宏看來,東莞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舉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通過創新工作理念、提升工作能力、轉變工作方式,有助于優化政府同企業、公眾的接觸界面,降低治理界面的“摩擦效應”。

文宏說:“這亦有助于推進不同企業愿意到、主動到東莞,從內心上認可、從行為上支持東莞的監管執法活動,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市場主體遵紀守法,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和環境。通過柔性執法,留夠了自我糾錯的空間,能夠更好地弘揚創新精神,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進而有助于從更可持續、更強動力的層面推動東莞的發展。”

關鍵詞: 生態環境 大氣污染 污水處理 營商環境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