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臺風要來了,您要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8月23日,汕頭市潮南區隴田鎮南埔村“兩委”干部張淑麗奔走在防風一線,逐戶上門動員宣傳,告知村內危舊房住戶提前做好轉移準備。當天,汕頭防風IV級應急響應啟動后,潮南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和網格員迅速響應,他們身穿印有“我是共產黨員”字樣的紅馬甲,投身到防風一線的關鍵崗位中,為全區人民群眾筑起一道防風“紅色堤壩”。
5月,潮南連日暴雨,“紅馬甲”們沖鋒在前,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7月,受臺風“暹芭”外圍環流影響,潮南出現特大暴雨,大雨滂沱中,“紅馬甲”們成為暴雨中的“最美逆行者”;8月,疫情來襲,“紅馬甲”們1小時火速集結,助力核酸檢測跑出“潮南速度”……
每當緊急時刻,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場景都會在潮南上演。這一幕幕也是潮南區圍繞“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主題,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等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的真實寫照。
關鍵詞
完善機制
“雙報到雙服務”解決民之所憂
潮南區作為革命老區,涉農比例達99%,鄉村治理總體面臨著村莊人口“空”、鄉村社會“散”、工作負擔“重”等難題。如何將黨員的力量延伸到基層各個角落?潮南區有著自己的辦法。
潮南區以全市開展機關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工作為總牽引,全面推動機關單位黨組織“組團式”下沉基層、在職黨員“志愿式”服務群眾。
平時服務,急時應急。為構建完善常態響應、高效處置的服務體系,潮南制定“村社呼叫、部門應援”工作機制和《關于開展“雙報到雙服務”助力基層疫情防控的工作方案》,將19個掛鉤的市直單位和52個區直單位與全區232個村(社區)組成結對關系,形成涵蓋4076名在職黨員的工作臺賬,編入725個全科網格,建立網格黨小組,劃分黨員責任區,組建網格工作群,結合“服務基層先鋒行”系列活動,全面推動機關單位黨組織“組團式”下沉基層、在職黨員“志愿式”服務群眾。
同時,潮南從機關在職黨員干部中精挑細選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71支應急突擊隊,定期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不斷提高“戰時”應對能力,構建迅速集結、快速響應、統籌調度的“一盤棋”格局,確保“戰時”狀態下能夠第一時間提供支援保障。
8月6日上午,潮南區隴田鎮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全域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組織大規模核酸檢測,全鎮應測人員超10萬人。時間緊,任務重。根據部署,潮南區迅速啟動“雙報到雙服務”平急轉換機制,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火速集結。僅用1個小時,所有區直部門單位的黨員干部迅速集結,奔赴戰疫一線,下沉到封閉管控區域等最重要、最關鍵、最吃勁的崗位。
為解決隴田鎮在疫情防控中任務重、人員少、壓力大的實際困難,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潮南區統籌全區各鎮(街道)報到力量,從另外10個鎮(街道)抽調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精銳力量組成黨員突擊隊進行緊急支援。在核酸檢測點、交通卡口等抗疫一線成立81個臨時黨支部,黨員充分運用“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主動下沉到每個村(社區)“疫”線網格,協助清理采樣底數、開展癥狀初步流調、解決民生困難、宣傳防疫政策。
在大規模核酸采樣工作中,黨員志愿者入網、入格、到戶、到人,組派督導組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對照“防控正負面清單”,幫助協調解決問題。各黨員志愿隊分頭配合做好物資運輸、村道消殺等工作。針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潮南建立起1627名涵蓋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5類特殊人群臺賬清單,每個村統籌3組以上核酸采樣力量上門采樣,實行點對點、全天候專人服務。
這些黨員志愿者中,有無私奉獻的退休職工,也有社區居民、黨員、學生……正是有了他們的參與,讓核酸檢測變得更加高效有序,也讓鄰里親情更加溫暖。核酸采集服務點現場設置了測溫區、等待區、樣本采集區,群眾在志愿者的指引下有序排隊配合完成核酸采樣,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眾志成城之下,潮南區核酸采樣也按下了“快進鍵”。全員核酸采樣完成時間從第一輪檢測時的14小時提升至第五輪的5小時,采樣、轉運、檢測效率大幅提升,跑出了核酸檢測“潮南速度”。歷經5輪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終于,在8月13日凌晨,潮南解封,在短時間內遏制住了疫情擴散蔓延。
關鍵詞
志愿服務
群眾需求在哪“紅馬甲”就到哪
實踐證明,基層黨員干部是黨聯系群眾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黨建+”能扛起基層治理大旗。
去年以來,潮南區緊緊圍繞抓黨建促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創新開展“三查三改三健全一理清”示范引領行動。引導廣大農村黨員干部查初心、改思想,查公心、改方法,查責任心、改作風,健全組織體系、運作機制、監督機制,理清發展思路,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和發展后勁。
“黨員是最重要、最有示范帶頭效應的力量,紅馬甲不僅是標識,更代表著身份,承載著使命與擔當。”近日,隴田鎮黨委委員吳宏濤告訴筆者,該鎮今年定制了一批“紅馬甲”分發給鎮村黨員干部,組織他們常態化活躍在基層,積極做好防疫宣傳、創文等工作,真正做到群眾需求在哪兒,“紅馬甲”就到哪兒。
“紅馬甲”帶頭做實事,讓群眾看到基層黨員干部的干勁和熱情。每次穿上紅馬甲,華瑤社區黨總支部委員王偉洪總是感慨道:“黨員用實際行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群眾辦實事,雖然很累,但是值得!”
如今,“紅馬甲”成為群眾眼中最溫暖的形象,已經逐漸成為隴田鎮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大亮點。
除了身邊閃耀的“紅馬甲”,細心的群眾不難發現,隴田鎮許多住宅大門墻上還多了一塊印著“共產黨員家庭”的牌子。亮身份、亮職責,帶頭干、帶著干。潮南深入開展“黨員中心戶”創建活動,拓展“3+2+N”黨員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等,提升農村黨員先鋒作用和服務群眾能力。
同時,潮南探索推行黨員履職踐諾評星定級,以農村黨員志愿服務、設崗定責、履職踐諾等情況為依據,用星級等次衡量農村黨員先鋒作用、工作實績和群眾口碑,進一步激發農村黨員踐行“真干事”的責任擔當。
在隴田鎮每個村(社區),凡是家里有黨員的村民,本地家門口都會掛一塊印有“共產黨員家庭”的牌子,全鎮一共定做2800塊這樣的牌子。此外,隴田鎮黨委還將200塊“共產黨員商戶”牌子發給當地經營商鋪的黨員群眾,增強了他們作為黨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此外,潮南深入開展“兩新”組織摸排和組織建設“雙同步”工作,理順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管理體制,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一肩挑”。并突出選優配強,精挑細選139名黨員干部配強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力量,并在11個鎮(街道)全部組建青年人才黨支部,統籌232個事業單位編制招聘高校本科畢業生全覆蓋到村(社區)掛職開展工作,為推進基層治理提供人才支撐。
有了人才支撐,要下好基層治理“一盤棋”,更需要講究方法。為此,潮南出臺基層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并將其作為“書記工程”來抓,直擊基層治理痛點。
按照“舒緩民怨,保障民利”的思路,潮南探索推行“一個籮筐、一份溫情、一個拳頭”“三個一”工作法。廣大黨員干部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項行動,從源頭上預防問題發生,使全區重復信訪率大幅下降、重點領域和重點群體突出矛盾明顯緩解。
關鍵詞
壓實責任
群眾“問題清單”寫進“履職清單”
臚崗鎮溪尾周村分領域分片區挑選出8名群眾呼聲較高的小組長,架起工作小組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成田鎮簡樸村設立意見箱,開通群眾聯系電話,進一步暢通了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將群眾路線落到實處,是當前潮南各級黨員干部推動工作的方式方法。
今年來,潮南各級黨組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走訪群眾,帶動區鎮村三級干部進村入戶走訪調查,全面聽取村民訴求、征集群眾意見。以三級同抓壓實責任,形成聚勢聯動合力,形成以強帶弱、以上帶下、相融共生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群眾的“煩心事”就是干部的“心頭事”。潮南區堅持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寫進“履職清單”,從幫扶群眾就業、關懷困難家庭、關愛特殊群體等民生問題出發,多措并舉打出了惠民生、暖民心的組合拳。
如強化就業服務對接,依托公益性崗位為家庭困難、就業困難的雙困難人員提供就業托底,大力組織群眾參加就業招聘會,及時落實就業補貼政策,對自我創業人員提供政策支持,通過政策幫扶、創業支持等多舉措幫助群眾就業增收。
在推進基層治理中,潮南堅持把維護好群眾利益貫徹到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全過程,全力做好民生實事項目。創新推行跨村組建“大黨委”等工作機制,不斷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提升黨員引領群眾推進基層治理的能力。
此前,隴田鎮石坑村、大布洋村、葫蘆村之間的道路久未接通,成為村民心中的疙瘩。溪西單元“大黨委”成立后,便召集單元片區會議商量對策,順利通過了道路修繕建設方案,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題。
興隴單元區域“大黨委”充分盤活轄區內長期閑置的沙堀池,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休閑健身去處;田心單元區域“大黨委”建設溝渠1.9公里,引渠灌溉解決田心片區農田灌溉缺水難題。8個“大黨委”根據片區村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分別選擇一項作為“大黨委”的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以聯席會議為平臺,嚴格落實資源、需求、項目“三張清單”。推動道路提升亮化、引渠灌溉、教育資源增設等8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順利實施,讓村民享受實實在在的聯建紅利。
此外,在提升服務陣地方面。潮南著力推動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高標準新建、改擴建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5個,對其他鎮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微改造”,推動“一門式”基層公共服務全覆蓋,就業、低保、醫保等高頻服務事項在村“一網受理、一站辦結”。以集體經濟為依托,興建一批文體活動場地、休閑驛站、文化大戲臺,有效提高村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和品質,不斷提高鄉村振興幸福指數。
在社會保障方面。潮南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強化保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工作,持續開展全區特殊困難群體救助扶助保障工作摸排行動。建立特殊困難群體信息庫,全力做好扶助救助工作,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并積極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五項提升”事項,統籌謀劃駐鎮幫鎮扶村項目,通過入戶走訪等方式,及時實施點對點幫扶,讓群眾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愛。
關鍵詞
頭雁力量
強化鐵軍隊伍夯實基層治理
工作是靠人干出來的,基層治理的主體是人,治理的對象也是人,就是人與人打交道的過程。如何把基層治理好,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選優配強基層治理的隊伍,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不斷培訓提高治理能力,為基層和群眾做好服務,實實在在解決制約基層發展的種種難題。
為發揮基層黨組織“頭雁”效應,加快鍛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層鐵軍,潮南區在全區村(社區)黨組織中率先推行“年度實事清單”和“季度履職清單”制度。推動基層干部進一步加強責任意識、明確崗位職責、優化履職績效、提升服務水平,全面增強基層治理水平。
緊扣黨建工作、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服務群眾等相關共性內容,潮南充分結合村鎮實際,聚焦群眾需求,補短板強弱項,制定個性化“年度實事清單”,確保既緊跟區鎮工作步調,又突出本村工作重點,解決“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樣齊”難題。
全區村(社區)“兩委”干部圍繞年度重點實事,對照崗位職責,認領工作任務,列出“季度履職清單”,防止職責不清。全區232張“年度實事清單”和1352張“季度履職清單”措施具體到事、責任落實到人、時限明確到月,充分調動基層黨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兩委”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投入鄉村建設工作。
如峽山街道圍繞鄉村振興示范帶創建工作要求,因地制宜規劃峽山大溪練江流域生態旅游休閑帶、汕頭市峽山電商產業示范帶、大宅片區特色鄉村風貌帶等3條示范帶建設,推動涉及的18個村(社區)將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列入“年度實事清單”。
為解決“平時不算賬、年終算總賬”難題,潮南強化考評引導、督促落實。每季度由鎮(街道)包村領導帶隊,深入聯系村,對照“兩張清單”,現場檢驗完成情況。按照“一事一記、一人一檔”的要求,對每季度工作的進展和成果詳細記錄并匯總,形成相關臺賬,張榜公示,督促村(社區)把功夫下在平時,實現全年任務穩步有序進行。對履職清單落實不到位的村干部,由鎮(街道)班子成員及時約談,指出不足,分析原因,督促落后者搶抓進度、奮起直追。
推行“兩張清單”制度以來,潮南區約談了在基層治理、創建文明城市、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工作中表現不佳的部分村干部,推動了重點工作扎實開展。
在獎優罰劣上,潮南堅持“激勵+約束”績效化管理,將“兩張清單”落實情況與班子建設、評先樹優、物質獎勵等工作掛鉤,“年度實事清單”落實情況列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重要內容,評議結果作為“兩委”干部星級評定、基層治理專項補貼發放的重要依據。
對不執行黨組織決定、不認真完成黨組織分配任務、違反履職辭職承諾的村(社區)“兩委”干部,視情況開展誡勉談話、責令辭職等處理,有效督促了村(社區)“兩委”干部履職盡責,解決了“多少一個樣、好壞一個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