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保軍,零跑聯合創始人、總裁、董事。諸多名稱title加身的他,卻是一位典型的汽車實干家。
從廣州標致、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到眾誠汽車保險,最后再到零跑汽車,1993年從業的吳保軍,見證了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變化。而當新能源汽車大浪潮來臨之時,吳保軍亦是毫不猶豫,投入到了新能源汽車賽道。
“我相信未來就是電動車?!?/p>
機緣巧合之下,吳保軍來到了零跑,并開始大展拳腳:建立營銷體系,狠抓銷量,尋求融資,搞定生產資質……有著汽車和資本市場雙重經驗的吳保軍,為此前混亂時代的零跑汽車,帶來一股強大動能。
認真做事,提升效率,有了吳保軍加入的零跑汽車,不斷轉好。
“剛來的時候,零跑的處境并不好,只有S01一款車,后來有了零跑T03,才算真正有了轉機?!?/p>
回想當時零跑汽車所遭遇的困境,吳保軍毫不避諱地談起自己的秘訣,比如:怎樣一步步把T03的銷量做起來,如何培訓銷售員工,如何融資IPO……
坦率、睿智、有一說一,這些詞似乎都可以成為吳保軍的標簽。但除了這些,這里還是想用“實干”一詞,形容這位30年行業摸爬滾打的“老兵”。
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這或許也是中國商業史上,最殘酷、最迅速的淘汰賽。而對于從業者吳保軍來說,實干從來不是一個遙遠的詞,而是他始終在踐行的行為準則、前進動力。
“一定要進入電動車賽道”
汽車公社:當時您在眾誠汽車保險已經做到了總裁、董事長的職位,為什么選擇重回汽車第一線?
吳保軍:我是比較堅定的,未來肯定是電動車和智能車的路線,所以我一定要比別人更早轉到這個行業來。
我的核心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我的企業(眾誠保險)上過市,融資、投資非常熟,至少搞了 8 年。而汽車這塊,不多說了,我更熟。
汽車公社:為什么會來零跑?
吳保軍:是命運。剛開始的時候是打算去恒大汽車,當時剛好碰到疫情,只好延后。而當時的恒大汽車,還是如日中天,股票也很強勁,從一兩塊錢,搞到了三四十。
但辭職之后,又沒什么具體的事兒,當時就碰到了一個朋友,他認識朱總,然后零跑正好缺人,經過介紹推薦,就來到了零跑汽車。
汽車公社:來零跑汽車之后,有哪些記憶深刻,或者攻堅克難的場景?
吳保軍:我是2020年5月份來的,其實那個時候公司非常困難,T03 還沒上市,只有S01。轎跑的性能是不錯,但是賣的量很少,一個月大概100臺左右,而且當初的質量問題也比較多,有很多客戶來鬧。
其次就是,當時我們公司小,與媒體來往也比較少,營銷宣傳方面有點跟不上。我來了之后可能好一些,因為有以前的資源在。畢竟當初的零跑不是小米,更沒有自帶流量。
汽車公社:那零跑T03的銷量,是怎么就一步步好起來的呢?
吳保軍:因為我做營銷時間最長,基本上從參加工作,就是做業務員,負責大區,最后負責整個集團營銷。來到零跑之后,所有銷售渠道建設培訓,大客戶,工區管理,也都是我負責。
來到零跑,第一個任務就是要把銷量給拉起來。而為了把T03賣好,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聚焦客戶。因為資源有限,只有聚焦,才能打開局面;鋪的面越大,死得越快。
當時,我們在每個銷售店里,都配了一臺歐拉黑貓作為競品試用比較。結果運氣站在了我們的一邊,零跑T03賣出了銷量,我們也逐漸站穩市場。
與時代的對賭
汽車公社:銷量上來之后,零跑的故事又是怎么講的?
吳保軍:銷量上去,就要“找錢”了。我原來在保險公司做了幾年,資本圈很熟悉。2020年的時候,零跑的銷量上來了,別人才肯投,資本圈也會關注你。
汽車公社:那當時現金流應該還不錯。
吳保軍:我們是既手里抓了一大把訂單,又有現金流。
就零跑C11這款車當時的打法而言,受當時特殊情況影響,再加上訂單爆滿,我們的訂單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空窗,那就等于一部分預定的錢,可以用。
但是這個錢允許隨時退,而且你退的時候,我們還按照當年的利息給錢,就相當于我跟你借錢了。
汽車公社:有了錢,零跑汽車是不是才更容易上市?
吳保軍:我的第2個大任務,就是融資,為IPO上市做準備。第一年的時候,就總體意向融了 43 個億,到賬是2021年的1月份。
但想要上市,造車的生產資質,還是一大攔路虎。也幸虧我們提前解決了這一問題,率先成功上市。
汽車公社:來零跑,您是不是還有第3大任務?
吳保軍:加入零跑,我和朱總有3個對賭條件。
第1個是第一年完成1萬臺。第2個是第一年、第二年加在一起完成4萬臺。這2個條件我們是完成的,第二年我們就交了4萬多臺車,然后訂單6萬多,供不應求。
至于第3個,就是推動零跑上市,現在的結果也很明顯了。
汽車公社:如果讓您去總結,哪幾個關鍵詞可以形容您來零跑的這幾年?
吳保軍:從銷量提升,到生產資質,再到融資上市,零跑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2023年的話,我覺得“踔厲奮發”很貼切。去年,是零跑的發展大年。而從2022年零跑上市以后,我就主要在做未來戰略的梳理。如:相關車型的推出、對外合作……
零跑要繼續發展,但因為公司大了,現在 1 萬多人,如果光靠人盯人的戰術已經不行了,還是依靠體系能力。
未來市場,效率至上
汽車公社: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您對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有哪些看法?
吳保軍:很簡單,造車新勢力,沒有試錯的成本。
原來你還可以試錯,現在如果錯了的話,真的很難翻身。
而像吉利這樣的傳統汽車品牌,燃油車時代已經踩了很多坑,現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他們的轉型雖慢,但也穩扎穩打,可以避開不少的陷阱。
合資更不用說,當他們發力的時候,同樣會帶來更多變化。
汽車公社:那身處新能源汽車時代,車企又應該如何發展呢?
吳保軍:如果你看華爾街的股票,它無外乎兩個東西,一個是物流,一個是信息流。這都可以改變人們生活。
所謂的微軟、Facebook、英偉達等,就是信息流類型的公司。而作為物流的重心,車的重要性,同樣毋庸置疑。
汽車行業是制造業,是一個高分工的行業,效率優先。所以你制造工藝也需要提升效率,這就是特斯拉、小鵬他們搞一體式壓鑄機技術的原因。
而零跑的全域自研,就相當于將大部分技術都掌握在我自己手里,隨著時間遷移,再將非核心的部分轉移出去。這樣,成本降低了,效率也提升了,消費者也因此受益。
總的來說,汽車行業的形態就是一個寡頭經濟,前十名拿到了 90% 的市場份額。而現在牌桌上的人,還是太多了。
轉載自:汽車公社
原作者:張之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