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暨石峁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舉行,標志著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
陜西省文物局二級巡視員段紅升和榆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常少海共同為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揭牌
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市委書記楊成林宣布石峁博物館開館
石峁博物館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神木市高家堡鎮,總建筑面積12890平方米,展區面積達5943平方米,共展出石峁遺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時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和彩繪壁畫等各類珍貴文物688件(組)。
石峁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中華古國·文明王都”為主題,通過“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塊,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示了石峁遺址考古成果和遺產價值,體現了石峁文明在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和獨特地位。
石峁博物館
石峁遺址是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據石峁管理處負責人劉亞功介紹,石城始建時間距今約4300年,廢棄時間距今約3800年,面積約420萬平方米。石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先后多次獲得“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等榮譽。2019年5月,石峁遺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于今年4月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授牌。
神木市委副書記、市長段智博表示,近年來神木市圍繞石峁遺址本體保護、移民征遷、規劃編制等內容開展工作,已累計投入16.4億元,神木將以本次石峁博物館開館為契機,努力把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造成為實證五千年中華歷史根脈的“時空艙”,把石峁博物館建設成為展示華夏祖先的豐富智慧的“會客廳”。(代斌 劉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