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股票 >

2022年“服貿會”開幕 珠海擦亮“珠海服務”品牌

8月31日,以“服務合作促發展綠色創新迎未來”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珠海共組織了18家企業和園區線下參展參會,規模為歷屆之最。

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與香港澳門陸橋相連的內地城市,近年來,珠海不斷擦亮“珠海服務”品牌。服務貿易正日益成為珠海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引擎、對外開放深化的新動力。今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也將在珠海舉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接下來珠海應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機遇,在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領域探索破題。同時,加快對數字貿易、新興服務貿易的支持力度,并探索構建全方位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為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軟環境支持。

向前一步

承接港澳服務外包執行金額6年增長12倍

刷卡的一瞬間,我們僅僅是在享受銀行的服務嗎?事實上,一張小小的IC卡背后,離不開芯片、操作系統、商用密碼算法等諸多前沿技術的加持。在這一領域,一家來自珠海的企業——金邦達有限公司,被譽為“全球金融IC卡的引導者”。

“我們已為全球提供了七八十億張卡片,卡片圍繞起來可繞地球好幾圈。”金邦達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思強告訴記者,自1995年成立以來,金邦達向全球超過1000家的金融機構提供智能安全支付產品、解決方案及智能設備終端。

作為珠海服務貿易行業的領頭羊,在本屆服貿會上,金邦達將首次展出“九逸”社保自助查詢一體機及“百靈”便攜即時制卡設備,通過人臉識別及AI解決方案,解決金融社保等多場景服務需求。

何為服務貿易?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較為陌生的詞匯。

“但事實上,服務貿易就在你我身邊。比如,在電影院看了場進口‘大片’就屬于個人文化娛樂服務;為海外朋友寄送防疫物資的花費屬于運輸服務。”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解釋稱,更全面地講,服務貿易是國際服務貿易的簡稱,指的是以服務作為商品進行跨國交換的經濟活動。

2012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均增長6.1%,高出全球增速3.1個百分點。去年,我國服務貿易已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二位。

而得益于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深厚的外貿積累以及數字經濟的發展驅動,近年來,珠海服務貿易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1年,珠海市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312億元增長至644.41億元,年均增長12.81%;服務外包執行額從1.14億美元增長至12.64億美元,年均增長49.33%,居廣東省第五位。

同時,服務貿易占全市外貿總額比重也從9.5%提升至19.41%,年均增速高于外貿年均增速11.32個百分點,成為推動珠海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珠海服務貿易“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底,珠海已與全球25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服務貿易經貿往來。其中,香港、澳門、歐盟和美國是珠海服務進出口的主要貿易伙伴。以橫琴為主要平臺,珠海與拉美等葡語系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也實現新突破。

“珠海在鏈接港澳產業資源、承接港澳優質項目、打造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珠海市服務貿易和外包協會秘書長王志華介紹,2015年至2021年,珠海承接港澳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增長了12倍。

“服務貿易的發展有利于提升珠海對外開放的全面性,加快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建設步伐。”王志華說,與澳門和葡語系國家的產業合作,能夠加快外向型經濟結構多元化發展,提高珠海外資利用水平,吸引高質量項目落地珠海。同時,發展服務外包,也能夠讓珠海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發展服務貿易,對珠海拉動就業和消費水平長期增長作用也較為顯著:2021年珠海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達8.56萬人,同比增長812.43%。

結構優化

要“長大”還要“長壯”

今年年初,《廣東省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公布,強調發展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專業服務貿易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培育數字貿易載體和數字服務出口集聚區。

按照發展目標,2021—2025年全省服務貿易總額要不低于45000億元,保持位列全國前三。

“與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目前珠海的服務貿易規模仍然較小,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同時,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空間也較大。”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珠海服務”的國際貿易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資料顯示,目前“旅行服務”“建筑服務”“運輸服務”三大類傳統服務貿易約占珠海服務貿易總額比重超過80%。而在服務外包發展方面,珠海承接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結構層次也較低,處于附加值最高的知識流程外包(KPO)業務規模偏小。

如何既能擴大產業規模,又能提高發展層次?在此過程中,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被視為珠海的發展紅利與窗口。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東服務貿易發展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珠海愛浦京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奧新軍說,大灣區城市語言相通,文化和生活習慣相近,企業能夠更加準確和到位地滿足客戶需求。目前,愛浦京已為香港八達通、中華煤氣等多家大型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但另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在更多的金融、法律、醫療、建筑等領域,當前大灣區服務貿易自由化仍然未有大突破。

“服務貿易的自由化離不開三地人員、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動,但三地在經濟體制和政策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在法律、匯率、通關等層面仍存在較多阻礙。”業內人士稱。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進程,要加快構建與之相適應的一體化產業體系、服務體系與市場體系,以更好服務于國內大循環關鍵環節的暢通及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并在促進中國與全球市場更深程度連接融合、要素集聚配置與雙向流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廣東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進程中,橫琴、前海等合作發展平臺將發揮重要作用。”遲福林建議,依托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有利條件,可以積極吸引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在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及生物醫藥、食品保健等領域的創新成果率先在大灣區轉化應用。

其也強調,要重視粵港澳營商環境的對接。據悉,目前珠海搭建了珠港澳服務貿易信息平臺,通過整合珠港澳三地產業政策、人才引進政策、科技創新、工商登記、稅務辦理、法律法規、企業入駐、初創孵化、產業扶持等綜合服務信息,吸引香港及澳門企業入戶珠海,以解決香港、澳門企業因文化差異等造成的企業對接不順問題。

“發展服務貿易,有利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和區域高水平合作。”在王志華看來,搭建珠港澳服務貿易信息平臺,可打通三地產業屏障。

除此之外,不少企業也反映,珠海服務貿易的發展還面臨著包括政策環境、高端人才缺乏、融資難等掣肘。

2021年,珠海市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曾發起針對信息技術外包人才的調研,結果顯示該領域每年中高端人才流失率約在30%左右。

“要提升服務貿易的科技含量,必須要考慮如何留住人才。特別是國際型人才是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素。”有企業對記者稱,與廣州、深圳等城市相比,珠海服務貿易人才發展所需軟硬條件相對匱乏,珠海還需不斷深化加強境外人才的引進、境內人才的輸出以及境內外人才的合作。

“對于服務外包企業而言,最普遍的難題就是成本上漲過快和匯率變動。”此外,企業也迫切期待政府部門能出臺針對服務貿易行業的政策支持與服務。

據介紹,服務貿易企業不同于傳統工業企業擁有大量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自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國外形勢復雜嚴峻,不少中小企業回款周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現金流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對于輕資產的服務外包企業,沒有大型設備及廠房作為貸款抵押,融資方面存在較大難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研發投入及積極性。”

融合創新

數字化轉型激發新動能

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珠海高度重視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把促進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作為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提升高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近日舉行的2022珠海服務貿易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珠海市商務局副局長張廷友說。

2022年上半年,珠海承接服務外包執行金額8.97億美元,完成年度任務的61.74%。相較2020年、2021年同期,分別增長27.35%、21.29%,體現了珠海服務貿易的韌性。

“接下來,珠海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產業將圍繞‘產業第一’全面打響產業發展攻堅戰,推動全市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張廷友說。

“大灣區城市在承接港澳服務外包需求方面競爭激烈,珠海需要形成自身獨特的產業特色和競爭力優勢,構建粵港澳地區服務貿易的差異化產業鏈分工和定位。”在珠海服務貿易和外包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看來,一方面,珠??沙浞职l揮文化、環境和特色產業資源優勢,積極推動文化娛樂、跨境旅游、國際教育、會展和中醫藥融合發展,積極構建獨具珠海特色的泛文化服務貿易產業發展體系。

另一方面,當前,珠海正瞄準“4+3”支柱產業集群,壯大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工業經濟。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加速,服務貿易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制造業的生產流通過程日益出現服務化元素,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轉型升級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服務貿易的發展起到拉動作用。”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博導、教授李曉峰對《南方日報》記者稱。此外,技術貿易會大幅度提升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這與珠海的產業升級趨勢是相互促進的。

這其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重要方向。

“傳統服務貿易有助于解決就業、促進社會穩定,不能丟下。應該加快推動傳統服務貿易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本身就是創新,要緊緊把握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態勢,拓展數字技術在服務貿易產業中的應用場景。”李曉峰強調。

2021年,商務部等24個部門制定了《“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首次將“數字貿易”列入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明確我國數字貿易發展的重點和路徑:依托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

珠海企業的數字布局也在加速。

“企業需要練好內功,從提升規??缭降教嵘|量,通過深耕數字化技術,形成大灣區核心優勢,帶來可持續性發展。”吳思強介紹,金邦達目前正在實施平臺化戰略,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3D技術等讓客戶沉浸式體驗公司提供的遠程專業服務,緊密連接全球金融科技產業鏈上的多元參與者,以此應對疫情之下地緣政策、交通等方面的影響。

針對人才問題,李曉峰則表示,有了高端的產業,人才方有用武之地。打造高水平服務貿易產業集聚區,有利于吸引國內外現代服務貿易方面的高端技能和管理人才。同時,服務貿易行業基礎型的人才也不可忽視,“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專業服務技能大賽等活動,提升基礎型人才的專業技能水平,讓他們提供更好的專業性、生產性服務。”李曉峰建議。

關鍵詞: 數字經濟 實體經濟 數智賦能 工業互聯網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