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股票 >

恒豐銀行獲批持有私人銀行專營牌照 財富管理市場激戰正酣

近日,恒豐銀行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獲上海銀保監局同意開業批復。獲批持有私人銀行專營牌照的銀行擴容到5家。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財富管理市場激戰正酣。展望未來,私人銀行業務依然是一片藍海,會繼續成為銀行機構爭奪的戰略要地。

私人銀行業務已成為必爭之地

截至目前,獲批私人銀行部的商業銀行共計5家。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分別于2008年、2010年和2012年獲批持牌;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于2021年12月獲批開業,成為近10年來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首家持牌私人銀行專營機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憑借高盈利、輕資本的優勢,私人銀行業務已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必爭之地。

不過,目前國內多數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主要還是采取大零售模式,即把私人銀行業務作為零售業務的組成部分,私人銀行部門是零售銀行板塊的成員部門,只有少部分銀行采用總行直屬機構的模式(私人銀行專營機構)。據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介紹,總行直屬機構的模式(私人銀行專營機構)是指將私人銀行業務獨立經營、單獨核算、垂直管理,與公司業務、零售業務等并列,成為獨立部門體系。

在業內人士看來,選擇采用私人銀行專營機構模式的銀行,大多想解決異地經營的問題。“像恒豐銀行等銀行設立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無疑是想解決異地經營的問題。專營機構被視同為一級分行管理,可以設在異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吸引人才。”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進一步表示:“除能夠異地展業外,申請持牌專營還有助于銀行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與區域局部金融風險防范。未來,相關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通過申請獨立持牌,能提升經營效率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增強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高端財富管理市場發展迅速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越來越多的機構積極逐鹿財富管理市場。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表示,私人銀行已成長為財富管理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成為商業銀行零售轉型制勝的關鍵所在,已經成為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不可或缺的途徑。

近日陸續公布的銀行業半年報顯示,作為私人銀行領域兩大重要參與者,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都在今年上半年繼續實現穩步增長。截至上半年末,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客戶(指在招商銀行月日均全折人民幣總資產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130029戶,較上年末增長6.53%;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產36478.7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48%;戶均總資產2805.43萬元,較上年末增加25萬元。截至上半年末,平安銀行私行達標客戶AUM余額15539.76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10.5%;該行財富客戶120.36萬戶,較2021年末增長9.4%,其中私行達標客戶7.49萬戶,較2021年末增長7.5%。

豐富產品體系將成未來發展趨勢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商業銀行在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時,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修煉“內功”,從而在資管市場中形成自身競爭優勢。

具體來看,董希淼認為,需要從戰略定位、發展模式、人才隊伍和產品體系等方面著手,“首先要明確戰略定位,私行業務發展需要和銀行整體戰略相匹配和協同。其次要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包括組織架構和運營模式等。再次,私人銀行業務對人才要求很高,要大力培養和引進專業的人才。最后,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產品架構,私人銀行產品需要凸顯出獨特專屬的特點,要構建獨立于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體系。”

在周茂華看來,金融機構還需要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提升創新能力,豐富產品體系,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

據了解,2022年,招行私人銀行引入合作信托和保險公司, 推出集“家族信托、人身保險、養老理財、養老增值服務” 四大功能于一身的“養老保障特殊目的家族信托”。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預測,隨著高凈值人群對代際傳承的需求的持續增長,2022年財富管理機構預計將加快家族信托、慈善信托業務發展。

關鍵詞: 金融機構 招商引資 實體經濟 恒豐銀行

圖賞

在线看成人片,性感美女在线,91视频在线看,青柠电影在线看